【10月23日】美國新一輪刺激方案有進展,美股3大指數造好,道指升152點或0.54%,標指升0.52%,納指升0.19%。標指守得住3400有所反彈,但仍未擺脫3400至3500的上落形態。Tesla業績超預期,股價卻呈高開低走的陰燭形態,近期不少美股借好消息出貨,對美股來說不是好事,也說明美股雖跌唔落但向上動力不足,市況料以牛皮為主,現時指數雖只低於9月時高位不遠,但動能上跟8月的強市況卻分別很大,相信是大選前資金轉保守有關,料情況要維持至大選後才會有改善。
短線焦點仍落在刺激方案身上,據悉白宮跟眾議院分歧已有所收窄,但有兩三個議題分歧仍大,較樂觀是白宮跟參議院的共和黨分歧收窄,共和黨開始支持白宮的1.9萬億方案,換句話說只要白宮跟眾議院能達成協議,通過參議院的成數便很高,消除了很大的不明朗因素。美國人正急需新一筆資金救助,預料達成協議機會仍高,只差在時間上能否趕及大選前派錢,只要通過撥款料對美股仍有一番刺激。
美匯跌穿93關口,美元再度下跌,資金流出美元區,利好新興市場,反過來不利美股,10年債息升至0.84%,是市場擔心歐美再印錢會引發通脹的先兆嗎?美債息開展升浪會增添美股不明朗因素,需高度關注。離岸人幣觸及6.64水平,金管局連日接錢,資金流向亞太區跡象,是否純因螞蟻上市?還是資金開始睇好人民幣資產尋找投資機會?現時美股息口偏低但投資機會不多,反過來中國已步出衰退錄得正增長,投資中國吸收力的確較美國為高,必需留意環球資金流變化。
雖然有錢流入亞太區,但未惠及中港兩地股市,A股3大指數回調,成交縮減至6636億,創業板繼續有資金套現,外資仍轉保守,淨流出11億。
至今筆者仍然認為恒指7月至9月的回調,是牛2的調整市,跟2016年10月至12月情況相近,誰能捱得過低潮就迎來新機會。從ATM接近或已破頂來看,大市應該已走出9月份低谷。形態上,恒指9月份形成一個小型頭肩底形態,頸線正正是24800,若然升破,量度升幅是26500,剛好也是7月時高位,但以現時成交,再往上升的確是阻力重重。其實市場遊資甚多,只要有足夠利好消息,這些遊資隨時都會入場。
週四港股遇上美股及A股回吐,恒指卻能自我轉跌為升,是近期少見自我走強局面,尾市升穿牛熊分水嶺的24650,後市又可樂觀多一些,變中不足是成交只有1071億,動能上仍有不足,筆者仍維持今次反彈浪頂於25200這個睇法不變。至於再往上25200至25800,由於擁有大型蟹貨,需要更多新資金入市入才能升破,相信要待螞蟻上市後資金釋放才能看是否有機會辧到。
個股方面,大部份坂塊仍是偏弱,尤其是7至9月出現大派發的板塊更是無力,資金由這些板塊流向內需股,尤其是車股,相信是炒作下週「十四五」有利好消息出台,其中比亞迪(1211)帶著電車概念,旗下新電車「漢」銷售理想,銷量較Tesla為高,最新交車期已推至明年1月,股價亦迫近筆者預期的150,預料快進入整固階段,接下來便要看刀片電池能接多少新訂單。除了車廠股外,4S店銷售出色,永達(3669)及中升(881)均破位向上,暫時還是以汽車相關股份表現較佳。除了車股外,紡織服裝股及家電股仍可留意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